标准编号:GB 17733-2008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中5.2.1.1、5.2.1.2、5.2.1.3、5.2.1.4、5.7.7、5.8.3.3六项内容为强制性条款。其余条款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代替GB17733.1-1999《地名标牌城乡》。本标准与GB17733.1-1999《地名标牌城乡》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的名称更改为《地名标志》;---在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删除了地名标牌、街牌、巷牌、楼牌、门牌五条术语,增加了地名、地名标志两条术语(本版的第章;1999版的第3章);---在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删除了代号部分(1999版的第3章);---在分类一章中,删除了型号部分(1999版的第4章);---在分类一章中,GB17733.1-1999只包括居民地地名标志中的街、巷、楼、门地名标志,本标准中地名标志的类型增加为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标志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标志,其中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标志包括:居民地地名标志、行政区域地名标志、专业区地名标志、设施地名标志,以及纪念地和旅游地地名标志,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标志包括:海域地名标志、水系地名标志、地形地名标志(本版的第4章;1999版的第4章);---在要求一章中,修改了地名标志的颜色、尺寸规格和外观的要求(本版的5.4、5.5、5.6;1999版的5.2、5.4、5.5);---在要求一章中,删除了版面、书写的要求(1999版的5.1、5.3);增加了地名标志的设置、版面内容、版面布局的要求(本版的5.1、5.2、5.3);---在要求一章中,修改了地名标志的基本性能要求(本版的5.7;1999版的5.6.1、5.6.2、5.6.3、5.6.4、5.6.5),修改了反光地名标志和长余辉蓄光地名标志的特殊性能要求(本版的5.8.1、5.8.2;1999版的5.6.6、5.6.7),删除了电致地名标志的特殊性能要求(1999版的5.6.8),增加了LED地名标志、金属腐蚀地名标志以及碑碣式地名标志的特殊性能要求(本版的5.8.3、5.8.4、5.8.5);---在要求一章中,增加了地名标志的支撑装置、地名导向标志、外置照明器材的要求(本版的5.9、5.10、5.11);---在试验方法一章中,修改了外观检查试验方法(本版的6.2;1999版的6.1)、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3;1999版的6.3.4)、耐湿热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4;1999版的6.3.5)、耐候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7;1999版的6.3.2)、辐射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8;1999版的6.2)、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9;1999版的6.4)、长余辉蓄光地名标志亮度测试方法(本版的6.10;1999版的6.2),增加了试样制备(本版的6.1)、耐高温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5)、耐低温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6)、LED地名标志的亮度和电气安全性能试验方法(本版的6.11)、试验报告(本版的6.12);---增加了规范性附录汉语拼音字母字样和阿拉伯数字字样(见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地名标志版面示例(见附录B);---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地名标志长余辉蓄光粉的要求(见附录C);---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地名标志长余辉蓄光膜的要求(见附录D)。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河北格林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温州市宝兴印业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衡水立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新兴喷涂技术开发公司、艾利(中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均良、刘保全、孙秀东、陈德?、宋久成、庞森权、汪太明、王晓伏、陆亚建。本标准于199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32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173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2423.10-1995,idtIEC60068-2-6:1982)GB2893安全色(GB2893-2001,neqISO3864:1984)GB/T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6543瓦楞纸箱GB7000.1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7000.1-2002,idtIEC60598-1:1999)GB/T7284框架木箱GB/T9174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0001(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11185漆膜弯曲试验(锥形轴)(GB/T11185-1989,eqvISO6860:1984)GB/T12464普通木箱(GB/T12464-2002,neqJISZ1402:1999)GB/T17136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7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693.1-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GB/T18833-200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1976-06国家测绘总局、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12-25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地名标志的术语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名标志的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督检验。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08-04-23
- 实施日期:2008-08-01
-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归口单位: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民政部
- 起草单位: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 起草人:戴均良、刘保全、孙秀东、陈德?、宋久成、庞森权、汪太明、王晓伏、陆亚建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8-01
- 页数:29页【彩图】
- 首发日期:1999-04-19
- 采标情况:≈JIS Z91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