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GB 8076-2008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第5章的表1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与GB8076—1997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产品代号一章;———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取消了合格品,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参考EN934-2:2001及JISA6204:2006等标准,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如:坍落度和含气量1h的经时变化量);———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专用基准水泥的比表面积。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中心、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科学研究院、广东佛山瑞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雍阳减水剂厂、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武冠新材料公司、湛江外加剂厂、四川柯帅外加剂有限公司、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华伟银凯建材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院中间试验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培、王玲、缪昌文、宋永良、孙振平、姚利君、郭京育、朱长华、张燕驰、崔金华、冯金之、朱卫中、仲以林、张俊超、徐兆桐、罗建成、何浩孟、帅希文、李全华、张书强、贾吉堂、朱广祥、白杰、高春勇、林晖。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8076—1987,GB8076—1997。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5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分类、命名和术语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4684建筑用砂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JG3036混凝土试验用搅拌机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出厂、贮存及退货等。
本标准适用于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及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
- 英文名称:Concrete admixtures
- 替代情况:替代GB 8076-1997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08-12-31
- 实施日期:2009-12-30
-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归口单位: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五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 起草人:田培、王玲、缪昌文、宋永良、孙振平等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2-30
- 页数:22页
- 首发日期:198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