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378-201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RP)管 湿态环境下长期极限弯曲应变和长期极限相对环变形的测定
标准编号:GB/T 32378-2015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0471:2003《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RP)管湿态环境下长期极限弯曲应变和长期极限相对环变形的测定》和Amd.1:2010。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在5.1、5.3、11.1、第6章和第8章中增加条款编号。———纳入技术勘误的内容。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东方豪博管业有限公司、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立晨、李桐、陈建中、周仕刚、苏跃辉、郜东河、杨节标。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7685塑料管道系统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RP)管初始环刚度的测定方法[Plasticspipingsystems—Glass-reinforcedthermosettingplastics(GRP)pipes—Determinationofinitialspecificringstiffness]ISO10928:1997塑料管道系统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RP)管和管件回归分析及其使用方法[Plasticspipingsystems—Glass-reinforcedthermosettingplastics(GRP)pipesandfittings—Methodsforregressionanalysisandtheiruse]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采用外推法测定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RP)管在湿态环境下的长期极限弯曲应变和长期极限相对环变形。本标准给出了两种加载方式:一种是加载板,另一种是支撑梁。注:当测试的径向相对变形不大于28%时,两种加载方式均可采用;当测试的相对径向变形大于28%时,加载时至少采用一个支撑梁。
本标准适用于薄壁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及管件。注:薄壁管是指外径与壁厚之比大于或等于10∶1,该条件限制了管的内压,根据环向应力方程式,管道的设计内压大致上是静水压设计基准的20%,且与直径无关。
- 英文名称:Glass-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s(GRP)pipes—Determination of the long-term ultimate bending strain and the long-term ultimate relative ring deflection under wet conditions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15-12-31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归口单位: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
- 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东方豪博管业有限公司、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公司
- 起草人:张立晨、李桐、陈建中、周仕刚、苏跃辉、郜东河、杨节标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