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575.13-2007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 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标准编号:YS/T 575.13-2007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YS/T575-2007《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是对YS/T575-2006(原GB/T3257-1999)的修订,共有24部分:---第1部分: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第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钼蓝光度法---第3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第4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第5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光度法---第6部分: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第7部分:氧化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8部分: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0部分:氧化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l部分:三氧化二铬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2部分:五氧化二钒含量的测定苯甲酰苯胲光度法---第1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4部分:稀土氧化物总量的测定三溴偶氮胂光度法---第15部分:三氧化二镓含量的测定罗丹明B萃取光度法---第16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第17部分:硫含量的测定燃烧?碘量法---第18部分:总碳含量的测定燃烧?非水滴定法---第19部分:烧减量的测定重量法---第20部分:预先干燥试样的制备---第21部分: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滴定法---第22部分:分析样品中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第23部分: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第24部分:碳和硫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本部分为第13部分。本部分代替YS/T575.13-2006(原GB/T3257.13-1999)。本部分是对YS/T575.13-2006的修订,与YS/T575.13-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试样的干燥温度统一为110℃±5℃;---增加了精密度。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负责起草。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韵屏、韦峰、秦文忠、罗湘宁。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575.13-2006(原GB/T3257.13-1999)。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铝土矿石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土矿石中锌含量的测定。


  • 英文名称: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bauxite Part 13:Determination of zinc content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 替代情况:代替YS/T 575.13-2006
  •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07-11-14
  • 实施日期:2008-05-01
  •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
  • 起草人:杨韵屏、韦峰、秦文忠、罗湘宁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平装16开/页数:6/字数:7千字
  • 复审日期:2014-05-06

返回主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