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YS/T 625-2012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S/T625—2007《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本标准是对YS/T625—2007的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有:———将牌号DHJ-1和DHJ-2的灰分≤0.30%和≤0.70%分别修订为≤0.40%和≤0.60%;———将DHJ-1牌号中的挥发分≤0.50%修订为≤0.7%;———将牌号DHJ-1和DHJ-2的硫分≤1.80%和≤2.50%分别修订为≤1.8%和≤3.0%;———将牌号DHJ-1和DHJ-2的真密度≥2.04g/cm3和≥2.01g/cm3分别修订为≥2.05g/cm3和≥2.02g/cm3;———将牌号DHJ-1和DHJ-2的粉末电阻率≤530μΩ·m和≤610μΩ·m分别修订为≤500μΩ·m和≤600μΩ·m;———增加了水分常规指标;———增加了CO2反应性、空气反应性、粉焦含量(-2mm)3个参考指标。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华、张树朝、包崇爱、于易如、贾鲁宁、高守磊、俞成斌、张志禹、郭永恒、罗高强、许萍、仓向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625—2007。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YS/T63.9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氦比重计法YS/T587.1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部分:灰分的测定YS/T587.2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2部分:水分的测定YS/T587.3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3部分:挥发分的测定YS/T587.4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4部分:硫分的测定YS/T587.5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5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YS/T587.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6部分:粉末电阻率的测定YS/T587.7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7部分:CO2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YS/T587.8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8部分: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点火温度法YS/T587.9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YS/T587.10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0部分:振实密度的测定YS/T587.11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1部分:颗粒稳定性的测定YS/T587.12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YS/T587.13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3部分:微晶尺寸(Lc值)的测定YS/T587.14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4部分:哈氏可磨性指数的测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预焙阳极用煅后石油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储存、运输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预焙阳极生产用煅后石油焦。
- 英文名称:Calcined petroleum coke for prebaked anode
- 替代情况:替代YS/T 625-2007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发布日期:2012-12-28
- 实施日期:2013-06-01
-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黄华、张树朝、包崇爱、于易如、贾鲁宁、高守磊、俞成斌、张志禹、郭永恒、罗高强、许萍、仓向辉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