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2073-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标准编号:TB/T 2073-2020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TB/T207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与TBVT207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和TB/T2075《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共24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行业标准体系。本标准代替TB/T207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与TB/T2073-2010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定位类零部件的品种命名(见4.2,2010年版的4.2);b)增加了预校式金具类型(见4.10);e)增加了对预校式金具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见5.1.13);d)删除了主要材质的要求(见2010年版的5.2);e)增加了压接管与蛟线之间进行压接连接时的工艺要求(见5.2.5);f)更改了防断型中心铺结线夹的滑动荷载要求(见5.3.4,2010年版的5.4.5);g)增加了铝合金零部件进行过载试验的要求(见5.3.10);h)更改了弹簧型下锚补偿装置张力偏差的要求(见5.3.11,2010年版的5.4.12);i)更改了振动试验的颜率振幅要求(见5.3.12,2010年版的5.4.13);j)增加了整体吊弦疲劳试验的技术条件(见5.3.13);k)更改了弹簧型下锚补偿装置疲劳试验的要求(见5.3.15,2010年版的5.4.15);1)更改了零部件振动、疲劳试验后结果判定的要求(见5.3.16,2010年版的5.4.16);m)删除了紧固件防松性能的要求(见2010年版的5.7.5);n)增加了弹性限位型定位装置,非限位型定位装置的技术要求(里5.3.19.5.3.20);o)更改了零部件短路热循环试验的要求(见5.4.3,2010年版的5.5.3);p)增加了热浸镀锌溶液化学成分的要求(呈5.5.1);q)增加了铝合金铸造及锻造零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的要求(见5.5.2);r)增加了采取防腐处理的零部件进行盐雾试验的要求(见5.5.3);s)更改了不锈钢紧固件材质选用的要求(见5.6.3.5.6.4,2010年版的5.7.3);t)更改了碾素结构例紧团件性能等级的要求(见5.6.5);u)增加了U爆栓结构进行优化的要求(见5.6.7);v)增加了铸造零部件进行探伤试验的技术要求(见5.7);w)删除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及合格判定(见2010年版的第6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勒寨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尊军、高鸣、黎锋,张华、杨广英,张治国、陈立明、韩凌青、杨袁煌、王玉环、王彦哲。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2073-1989、TB/T2073-1998、TB/T2073-2003、TB/T2073-2010。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以下简称零部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各类零部件,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采用的同类零部件可参照执行。


  •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ittings for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in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 替代情况:被TB/T 2073-2020/XG1-2024代替
  • 发布部门:国家铁路局
  • 发布日期:2020-10-30
  • 实施日期:2021-05-01
  • 提出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单位: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勒寨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起草人:邢尊军、高鸣、黎锋,张华、杨广英、张治国、陈立明、韩凌青、杨袁煌、王玉环、王彦哲
  • 复审日期:2024-09-12

返回主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