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510-2023 工程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规程

标准编号:DB32/T 4510-2023      标准状态:现行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代替DGJ32/TJ110-2010《工程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规程》,与DGJ32/TJ110-2010相比,结构未有大的改动,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补充了在无法避开外界干扰振源影响下的检测方法;——增加了对无线采集设备及用于长期监测的传感器和采集设备的要求;——增加了需进行动力检测的工程结构类别;——细化了高层建筑、烟囱、塔桅、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检测方法及要求;——完善了动力特性检测数据采集以及处理的相关要求;——明确了交通运输、打桩、爆破所引起结构振动及住宅建筑室内、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桥梁等动力响应检测时的测点布置要求;——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对动力响应检测结果的评价进行补充。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三阳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陆伟东、吕德鹏、韩晓健、陈立、缪汉良、赵斌、刘杏杏、范红兵、李宁、徐燕桥、赵建华、沈玉石、沈鹤明、王琛、李枝军。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0年11月3日首次发布为DGJ32/TJ110-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4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90《工业建筑振动控制设计标准》GB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868《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1008《高耸与复杂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T5015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65《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55《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50452《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621《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1007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T10071《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T13441.1《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13441.2《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2部分:建筑物内的振动(1Hz~80Hz)》GB/T14124《机械振动与冲击建筑物的振动振动测量及其对建筑物影响的评价指南》GB/T14412《机械振动与冲击加速度计的机械安装》GB/T23714《机械振动与冲击结构状态监测的性能参数》GB/T23717.1《机械振动与冲击装有敏感设备建筑物内的振动与冲击第1部分:测量与评价》GB/T23717.2《机械振动与冲击装有敏感设备建筑物内的振动与冲击第2部分:分级》JGJ/T101《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70《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441《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TG/TJ21-01《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CJJ/T191《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CJJ/T233《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TB/T3152《铁路环境振动测量》HJ/T40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

标准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工程结构动力特性及受振动源激励下动力响应的检测,动力特性包括结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结构参数的检测,动力响应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检测。按本规程进行动力检测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发布部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发布日期:2023-07-05
  • 实施日期:2024-01-01
  • 提出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归口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起草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三阳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返回主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