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478-2008 铝合金门窗

标准编号:GB/T 8478-2008      标准状态:作废

前言

本标准主要参考JISA4702-2000《门》、JISA4706-2000《窗》,还参考了EN14351-1:2006《门窗产品标准性能特征第1部分无防火和/或防漏烟特征的窗和外人行门》、ANSI/AAMA/NWWDA101/I.S.2?97《铝合金、聚氯乙烯(PVC)塑料和木窗及玻璃门的推荐性规范》。本标准代替GB/T8478-2003《铝合金门》和GB/T8479-2003《铝合金窗》。本标准与GB/T8478-2003、GB/T8479-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上述两项标准合为一项标准,名称为《铝合金门窗》;---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本标准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遮阳性能、主要受力杆件、主型材等术语和定义;---原标准第4章标题由分类、规格、代号改为本标准的分类、命名和标记,其中增加了按用途划分为外墙、内墙用的分类;按性能区分的分类名称改为类型,其中增加了遮阳型门窗;按开启形式区分的分类名称改为品种,其中增加了折叠平开、平开推拉、提升推拉、折叠推拉、推拉下悬、提拉等新的门窗开启形式;增加了产品系列;将按洞口尺寸的规格型号改为按门窗宽、高构造尺寸表示的规格,增加了产品的命名,修改了标记方法;---将原标准第5章材料的内容调整为本标准第5章要求中的第5.1条材料,其中增加了第5.1.7条铝门窗组装机械联接应采用不锈钢紧固件。不应使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做门窗受力联接用紧固件的要求;---原标准第6.1条外观改为本标准第5.2条外观,其中增加了门窗框扇铝合金型材及玻璃表面的外观要求;---原标准第6.2条尺寸偏差改为本标准第5.3尺寸,其中增加了单樘门窗和组合门窗的尺寸规格要求;---原标准第6.2条尺寸偏差中表4尺寸允许偏差内容调整到本标准表7门窗及装配尺寸偏差中,其中:门窗宽、高及其对边尺寸之差的尺寸范围由≤2000和>2000两档范围,改为<2000、≥2000至<3500、≥3500的三档范围;取消了门、窗框对角线尺寸之差;将门和窗宽、高及其对边尺寸之差两项合并统一要求并适当调整;将同一平面高低差名称改为框、扇杆件接缝高低差,并按相同截面型材和不同截面型材两档允许偏差分别要求为0.3和0.5;将装配间隙名称改为框、扇杆件接缝装配间隙,其允许偏差要求由0.2调整为0.3;---原标准第6.3条玻璃与槽口配合中的表5、表6取消,由本标准第5.3.2.2条玻璃镶嵌构造尺寸应符合JGJ113规定的玻璃最小安装尺寸要求取代;---GB/T8479-2003第6.3c)项隐框窗玻璃装配要求内容,由本标准第5.3.2.3条隐框窗玻璃结构粘结装配尺寸取代,其中增加了每个开启窗扇下梃处宜设置两个承受玻璃重力的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的要求;---本标准抗风压性能要求修改了原标准门窗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要求,由支承单层、夹层玻璃L/120、支承中空玻璃L/180,且其最大值不应超过15mm,分别修改为L/100、L/150和20mm;---本标准空气声隔声性能由原标准Rw单一指标值,修改为外门、外窗以计权隔声量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tr)作为分级指标;内门、内窗以计权隔声量和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作为分级指标;---本标准第5.6.6条增加了门窗遮阳性能,以遮阳系数SC为指标和分级;---本标准第5.6.12条增加了平开旋转类门的抗静扭曲性能;---本标准第6.7条增加了表16门窗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原标准第8章检验规则出厂检验项目中的启闭力、玻璃与槽口配合两项取消,其型式检验保留;---本标准第7章检验规则增加了第7.3.3条型式检验取样方法的要求,并相应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铝合金门窗型式检验典型试件立面形式及规格;---本标准第8章修改了产品标志要求的内容,增加了产品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要求的内容,并相应增加了资料性附录C铝合金门窗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本标准附录A更新和补充了常用材料标准。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金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深圳金粤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易格幕墙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特凌节能门窗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信集团渤海铝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深圳市泰然铝合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优铝胜门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亚洲铝厂有限公司、深圳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诺托·弗朗克建筑五金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民祥、杨仕超、王洪涛、杜继予、黄庆文、黄圻、宋协昌、王春、谭国湘、班广生、陈其泽、尹昌波、刘海波、徐勤、邬强、姜涤新、粟曙、麦华健、姜清海、卢嘉志、卢继延、谢光宇、雷武临、许武毅、杜万明、河红、张冠琦、刘明、王积刚、廖学权。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478-1987、GB/T8480-1987、GB/T8482-1987、GB/T8478-2003。---GB/T8479-1987、GB/T8481-1987、GB/T8479-2003。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5237(所有部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823建筑门窗术语GB/T582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8484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建筑门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14155-2008整樘门软重物体撞击试验GB/T9158-1988建筑用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1614浮法玻璃GB/T11976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3306标牌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12967.6-200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检测方法第6部分:目视观察法检验着色阳极氧化膜色差和外观质量GB/T15519化学转化膜钢铁黑色氧化膜规范和试验方法GB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JG/T192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T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ISO8275:1985整樘门垂直荷载试验方法ISO9381:2005平开门和旋转门抗静扭曲性的测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门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命名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标志、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手动启闭操作的建筑外墙和室内隔墙用窗和人行门,以及垂直屋顶窗。非手动启闭操作的墙体用门、窗以及垂直天窗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天窗、非垂直屋顶窗、卷帘门窗和转门。本标准不适用于防火门窗、逃生门窗、排烟窗、防射线屏蔽门窗等特种门窗。本标准代替GB/T8478-2003《铝合金门》和GB/T8479-2003《铝合金窗》。本标准与GB/T8478-2003、GB/T8479-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上述两项标准合为一项标准,名称为《铝合金门窗》;———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本标准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遮阳性能、主要受力杆件、主型材等术语和定义;———原标准第4章标题由“分类、规格、代号”改为本标准的“分类、命名和标记”,其中增加了按“用途”划分为外墙、内墙用的分类;按“性能区分”的分类名称改为“类型”,其中增加了“遮阳型”门窗;按“开启形式区分”的分类名称改为“品种”,其中增加了“折叠平开、平开推拉、提升推拉、折叠推拉、推拉下悬、提拉”等新的门窗开启形式;增加了产品系列;将按洞口尺寸的“规格型号”改为按门窗宽、高构造尺寸表示的“规格”,增加了产品的“命名”,修改了标记方法;———将原标准第5章“材料”的内容调整为本标准第5章“要求”中的第5.1条材料,其中增加了第5.1.7条“铝门窗组装机械联接应采用不锈钢紧固件。不应使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做门窗受力联接用紧固件”的要求;———原标准第6.1条外观改为本标准第5.2条外观,其中增加了门窗框扇铝合金型材及玻璃表面的外观要求;———原标准第6.2条尺寸偏差改为本标准第5.3尺寸,其中增加了单樘门窗和组合门窗的尺寸规格要求;———原标准第6.2条尺寸偏差中表4尺寸允许偏差内容调整到本标准表7门窗及装配尺寸偏差中,其中:门窗宽、高及其对边尺寸之差的尺寸范围由“≤2000和>2000”两档范围,改为“<2000、≥2000至<3500、≥3500”的三档范围;取消了门、窗框对角线尺寸之差;将门和窗宽、高及其对边尺寸之差两项合并统一要求并适当调整;将“同一平面高低差”名称改为“框、扇杆件接缝高低差”,并按相同截面型材和不同截面型材两档允许偏差分别要求为0.3和0.5;将“装配间隙”名称改为“框、扇杆件接缝装配间隙”,其允许偏差要求由0.2调整为0.3;———原标准第6.3条玻璃与槽口配合中的表5、表6取消,由本标准5.3.2.2条“玻璃镶嵌构造尺寸应符合JGJ113规定的玻璃最小安装尺寸要求”取代;———GB/T8478-2003第6.3c)项“隐框窗玻璃装配要求”内容,由本标准第5.3.2.3条“隐框窗玻璃结构粘结装配尺寸”取代,其中增加了“每个开启窗扇下梃处宜设置两个承受玻璃重力的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的要求;———本标准抗风压性能要求修改了原标准门窗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要求,由“支承单层、夹层玻璃L/120、支承中空玻璃L/180,且其最大值不应超过15mm”,分别修改为“L/100、L/150和20mm”;———本标准空气声隔声性能由原标准犚w单一指标值,修改为“外门、外窗以“计权隔声量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tr)”作为分级指标;内门、内窗以“计权隔声量和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作为分级指标;———本标准第5.6.6条增加了门窗遮阳性能,以遮阳系数SC为指标和分级;


  •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2008-08-07
  • 实施日期:2009-04-01
  • 作废日期:2021-02-01
  •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归口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 起草人:石民祥、杨仕超、王洪涛、杜继予、黄庆文、黄圻等
  •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4-01
  • 页数:28页
  • 首发日期:1987-12-06

返回主页

分享到 :